交旅融合谱新篇丨郑栾高速与伏牛山区旅游融合发展亮点纷呈
文章来源:网络 添加时间:2021-12-20 浏览次数:1630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对于加快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省、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坚持发挥“先行官”作用,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持续完善“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启动实施了一大批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场站和水运项目,持续拓展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助力了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高速公路与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深入
以构建外通内联的骨干交通网为重点,持续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推动高速公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是重要景区覆盖率大幅提升。《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规划新增高速公路线路35条、3750公里,其中涉及“三山”片区线路20条、2330公里,占规划新增总里程的62%,与全省旅游发展思路高度一致。其中,去年底通车的郑栾高速尧山至栾川段,被誉为“云中高速”“最美高速”,该高速穿越三市(平顶山、洛阳、南阳)四县(鲁山、嵩县、栾川、西峡),连通中原大佛、木札岭、白云山、老君山等40余处景区,充分践行了交通旅游融合理念。今年9月通车的郑栾高速栾川至西峡双龙段,是“最美高速”的“接力”,途径老界岭、养子沟、龙峪湾等多个4A及以上景区,可以说,“最美高速”又“美”48公里。目前,全省已实现5A级景区高速公路全覆盖,4A及以上景区通达高速比例达到90%,高速公路对旅游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不断增强。二是“服务区+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设立旅游咨询服务台,实时发布景区周边交通状况,推介文化旅游产品等,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需求。因地制宜开展交旅融合服务区策划,如途径信阳市南湾湖、鸡公山等众多景区的沿大别山高速,自设计之初即编制了交旅融合策划方案,高标准推进汤泉池、豫楚关等4个开放式服务区建设,打造了高速公路交旅融合的新标杆。三是交通旅游标志逐渐完善。在连霍高速、洛栾高速、沪陕高速、郑云高速等高速公路上设立了“清明上河园”“洛阳栾川县老君山”“洛阳白云山”“南阳内乡县衙”“焦作云台山”等30余个国家4A及以上旅游景区,103款旅游区预告标志,既宣传了我省旅游景区,也为自驾游客提供了指引。
普通干线公路景区连通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实施普通干线公路“枢纽节点畅通提质”工程,以提升等级、改善路况为重点,持续加大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旅游景区对外连接道路等级和服务水平。目前,全省所有旅游景区中,13处城区以外的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有3处实现一级公路连接,8处实现二级公路连接,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率达85%;143处位于城区以外的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已有47处实现一级公路连接,79处实现二级公路连接,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率达88%。
乡村旅游路建设亮点纷呈
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加快“交通+生态”“交通+旅游”发展,着力改善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建设实施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有效衔接景区公路、自然保护区、特色村镇、生态休闲示范区等,助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落地。南阳市淅川县投资25亿元建设的丹江口环库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环湖公路”;信阳市罗山县依托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建设的红色旅游公路——罗山县1号旅游公路,有力助推罗山县全域旅游快速发展;林州市林石公路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极大地带动了沿线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兴旺发展。
水上旅游初具规模
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大力发展通航库区(水域)涉水旅游,加强水上旅游线路及水上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鼓励发展旅游客运码头、丰富旅游产品。目前,全省已有50余处通航库区开通了水上旅游客运,从事水上观光旅游企业32家,从事旅游客运船舶380艘。其中开封市、许昌市依托丰富的城市水系,开通了夜航旅游观光线路;小浪底库区不断加快水域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客运码头、游艇停靠点、环湖公路建设,完善水上旅游线路及水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走出了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交通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下一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按照“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示范引导、融合发展”的工作原则,重点抓好“四个融合”。
深化交通旅游机制融合
一是深化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交通、文旅等部门管理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在深入总结首批交旅融合示范工程(景区)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协同推进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各地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生态绿色智慧的旅游公路建设试点工程。加强项目规划、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协同联动,统筹考虑交通设施、旅游配套、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规范标准,统一设计,同步实施,高效组织。二是创新完善融合发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采取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PPP、交通建设与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打捆招商等模式推进旅游公路、配套设施、房车营地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沿线土地利用、资源开发与交通建设、旅游发展的统筹整合。创新探索交通支撑旅游发展、旅游反哺交通发展的融资模式。三是强化交通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实现“正规社、正规车、正规导”“三正”服务模式。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作用,切实规范旅游包车客运经营行为,加强旅游包车客运价格管理,依法严格惩处各类道路运输非法营运行为。强化旅游交通信用管理,拓展12328监督服务功能,完善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强化交通旅游网络融合
一是打造“快进”旅游交通骨干网络。着力提升高速公路主通道能力,持续完善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等文旅资源富集区高速公路通道,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中,涉及“三山”片区的高速公路项目33个,占全省项目总数61个的54%;里程2096公里,占全省总里程3643公里的58%;投资2122亿元,占全省总投资4167亿元的51%。完善旅游高速出入口布局,打造“快进”旅游交通骨干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二是以加强重要景区公路衔接。畅通国道107、国道310等国道主干线和一批国省道瓶颈路,畅连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站、机场、主要景区等重要节点,实施国道345南阳境、国道344栾川境改建工程等“三山”片区普通干线公路项目23个、715公里,推动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沿黄等旅游风景道建设。三是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基础网络提质改造,打造陆浑水库环湖路、前坪水库环湖路、鸭河口水库环湖路等一批集观光休憩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路,加快“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公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提升改善黄河小浪底库区航道通航条件,加快大运河旅游航道开发,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旅游码头,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加快交通旅游设施融合
一是提升交通服务设施旅游功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增设景区门票售卖点、房车车位、充电桩等设施,建成沿大别山高速盛龙潭、南湾、将军县等10个以上高速公路特色主题服务区。积极推进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建设,因地制宜在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汽车露营地、自行车道、步道等设施。二是依托客运枢纽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公路客运站场体系,支持西峡县城乡联营客运站、淅川县金竹河一级旅游客运站、嵩县汽车站等项目建设,完善站场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集散等综合服务,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有效接驳。三是打造特色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按照标准化、整体化、特色化的要求,统筹谋划旅游交通标志标牌布局,将通往旅游景区的标志标牌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对已有的旅游交通标志标牌实施标准化改造,充分体现区域人文特征及旅游特色。
促进交通旅游服务融合
一是创新发展旅游客运服务。推动道路客运服务、出行信息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支持客运站提供班车旅游、车辆租赁、票务代理等服务项目,开通机场、铁路站至景区景点的旅游直通车,推出公交旅游观光线路,推广“交通+门票”等一站式票务服务,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二是共享旅游交通信息服务。建立交通、文旅部门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旅游交通信息融合应用,引导互联网平台和市场主体参加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及增值服务开发,运用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媒介,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交通出行、旅游等综合信息服务。三是注重挖掘交通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精神价值等意义的交通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研究,完善旅游线路与展示平台,结合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线路和交通工具,打造交通旅游产品。鼓励富有观赏价值的大型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在设计新建时增加停车、观景、卫生等服务设施,已建成的可结合大修、改扩建增加观景服务等功能。
当前,距离年底不足一个月,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依然繁重复杂,我们要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全力冲刺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完成投资1100亿元以上,超额完成10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郑州至洛阳等16个、1050公里、1640亿元项目12月26日开工建设。要紧盯交通运输灾后恢复重建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受损路段除险加固和基本功能恢复。要切实巩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坚决杜绝相关问题反弹回潮。要扎实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要认真落实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决阻断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蔓延。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双节等特殊时间节点行业稳定。要认真细致做好全年工作总结,提前谋划明年工作,努力实现“开门红”。
加快推动全省交旅融合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真抓实干,尽早取得实效。让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齐心协力,开拓进取,解放思想,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交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奋勇开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交通强省和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